栏目分类
热点资讯
大武生王正堃_艺术_表演_京剧
发布日期:2025-06-25 19:25 点击次数:93
作者:彭林刚
王正堃,以精湛的演技和深厚的艺术造诣,成为一代武生大家。
1927年,王正堃诞生于天津一个梨园家庭,其父为京戏武场大锣手,自幼他便在这样的艺术氛围中成长,对戏曲尤其是武生行当产生了浓厚的兴趣,渴望成为跨马提枪驰骋疆场的大武生。1938年,他凭借过人的天赋,成功考入上海戏剧学校“正”字科班。上海戏校虽历史短暂,不过七年,但用先进科学的教学方式培养出了包括顾正秋、孙正阳、钱正伦(浩亮)、关正明、刘正忠、张正芳、程正泰、陈正薇、施正泉等及王正堃在内的一大批京剧栋梁之才。
王正堃在校期间不懈努力,勤奋苦习,练就技艺全面,能戏极广 的硬功夫。他主攻长靠武生,且文武兼备。1946年毕业后,他凭借高超的技艺及过人的胆识自组班社,巡演于江浙赣等地,由此声名鹊起。新中国成立后,他积极响应国家号召,解散班社,与杨宝森、言少朋等名家同台献艺,共同推动京剧艺术的繁荣发展。
展开剩余65%1953年,王正堃在江苏扬州演出时,应邀加入苏北实验京剧团,后该团与苏南大众京剧团合并为江苏省大众京剧团。1954年,在华东首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上,他凭借出色的表演荣获演员二等奖,从而确立了江南武生的重要地位。1956年,剧团改组为公私合的营江苏省京剧团并迁址南京,1960年变更为国营省属剧团。在此期间,王正堃所主演的《长坂坡》《挑滑车》《野猪林》《猎虎记》《艳阳楼》《钟馗嫁妹》《猎虎记》《雁荡山》等经典剧目,每一次亮相都令人叹为观止。同时,他还擅长演净行戏,如《九江口》《李逵探母》《火判》等,同样入骨三分,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,好评如潮,展现出非凡的艺术才华。1957年,在江苏省首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上,他更是荣获演员一等奖,成为江苏京剧界的领军人物之一。彼时,“江南三大武生”梁慧超、周云亮、王正堃齐聚江苏省京剧团,他们各擅胜场,共同推动了江苏武戏的巅峰发展。尤其是1963年,三位武生大家联袂赴沪演出,各展绝技,轰动一时,充分展示了江苏省京剧团在华东地区的人才实力和艺术质量。
王正堃的表演风格独特,一招一式既合规矩又不失灵动,他深谙“武戏文唱”的艺术真谛。他在表演中,细腻时如苏绣般千回百转,豪放时则似泼墨般浑然天成。他常说:“武生之艺,不在炫技,而在传神。”这种理念贯穿了他的整个艺术生涯。在《长坂坡》中饰演赵云时,他不仅展现了高超的枪法,更通过眼神、身段将赵子龙的忠勇之气表现得淋漓尽致;在《艳阳楼》中饰演高登时,则以夸张而不失分寸的表演,将恶霸的骄横之态刻画得入木三分。
王正堃晚年兼任技导工作,同时为传承京剧武生艺术课徒授艺,省京剧院、省昆剧院、上昆数位青年才俊纷纷拜入其门下。
王正堃为中国戏剧家协会员,曾出席南京市工人代表大会,1980年任江苏省京剧院二团团长,1981年任江苏省京剧院艺术顾问,1988年因病逝世。
综观王正堃六十载粉墨生涯,艺兼文武,为振兴京剧艺术默默地奉献出自己的一生,实至名归地成为当代武生行当中承前启后之关键人物。
注:因王正堃去世较早,留下的资料极其有限,写作过程中难免有疏漏之处,望赐教。
发布于:江苏省
